沉井式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安装
一、沉井式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结构与设计特点
沉井与泵站结合
沉井直径通常比泵站筒体大300~500mm,便于施工安装和后期维护。
外侧采用钢筋混凝土沉井作为支护结构,内部预装一体化玻璃钢/树脂混凝土筒体泵站,形成双层防护。
材质选择
泵站筒体多为玻璃钢或树脂混凝土,耐腐蚀且强度高(抗压强度≥90MPa)。
沉井混凝土需满足抗渗等级P6以上,并设置止水钢板或防水涂层。
二、沉井式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安装流程
沉井施工
按设计开挖基坑,分层浇筑沉井井壁(每节高度≤1.5m),下沉至设计标高后封底。
需同步预埋进出水管、电缆套管及止回阀等配件。
泵站吊装与调试
泵站整体吊入沉井后,通过耦合装置固定潜污泵,连接管道法兰(PN1.0MPa标准)。
控制系统安装后需进行水位联动测试(高低位启停、超高位报警)。
三、沉井式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关键参数与配置
流量与扬程:常见设计流量40~200m³/h,扬程10~30m,配置2台潜污泵(1用1备)。
智能控制:支持PLC自动轮换运行、远程监控及故障报警。
格栅类型:污水场景推荐粉碎格栅(防堵塞),雨水场景可选提篮格栅。
四、沉井式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优势与适用场景
优势:
抗浮设计(沉井自重+配重)适应地下水位高的地区。
施工周期短(沉井与泵站同步施工,总工期约2周)。
沉井式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适用场景:
老旧城区管网改造、地下空间受限的市政工程。
工业废水、生活污水提升(需配套沉泥井和消能井)。
五、沉井式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注意事项
沉井施工需监测周边沉降,泵站安装后需进行闭水试验(渗漏量≤2L/m²·d)。
维护时需定期清理沉泥井(建议每季度1次)并检查耦合装置密封性。
如需定制方案,需提供地质勘察报告及排水量数据以优化沉井深度与泵站规格。